1.買電腦之前首先要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電腦是要拿來"用"而不是拿來"現"的。

買電腦要以合用為原則,所以購買之前一定要先想清楚用途,把錢花刀口上。

花了七八萬甚至十幾萬買了台電腦只用來上網打B或是玩新接龍,

除了讓別人知道你很凱以外,最多只能證明你很蠢而已。


2.別太相信品牌電腦,因為它不一定合你用。

以聯強為例,有聽過"聯強CPU"嗎?

聯強或捷元之類的只是"代理商兼維修商"
而非"製造商",


所賣的東西都只是掛名並且附有保固而已,

所以相對的它所賣的商品廠牌種類,品質性能優劣或常見的驅動程式相容性

可能就會參差不齊,一但原製造商不提供這項產品的驅動程式了,你可能

就得上網找到失神昏過去。


3.
除非沒有選擇餘地,否則強烈不建議買多功能合一的產品。

說的明白一點,你希望東西故障的時候是"送修其中一項"還是"整台一起送修"?


4.如果你要請人代為組裝電腦,除了自己也要具備些基本常識以外,

請務必善待幫你組裝電腦的人(當然,如果這個人表現太差的話就另當別論),

因為有些你沒看到或是沒想到的部分,往往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輕鬆。


以電腦零件報價而言,一般都會隨廠牌規格,店家的進價甚至賣法而有所不同


(例如未稅與含稅價),

而這些東西加起來就會讓整台主機有著300~3000元的價差(有時甚至更高)。


這時千萬不要自作聰明的拿出店家給你的報價單,質疑他的"報價"為何比店家貴個幾百元,

不是所有最便宜的零配件都能在同一家店買到,而且賣的最便宜的店保固跟服務不一定最好,

而去調查詢問這些事都是要花時間,精神以及體力的。

如果真的要這麼精打細算的話,請麻煩自己買,自己裝,

以後電腦有問題的時候自己送去修理,或是有糾紛的時候自己跟店家理論。


5.買了電腦之後首先務必要知道兩件事,

一是"千萬不要過於相信電腦",再頂級的主機也是會故障的,

凡事一定要留備案,經常備份資料以及留意任何異狀,

如果太依賴它的話,它的故障日就是你的忌日。

二是"使用者付費",千萬不要以為電腦公司所附贈在你的電腦裡面的軟體都是

免費的,有時這些軟體售價總和實際所需費用可能是你主機售價的1~5倍。


但如果你發現你的電腦裡面一堆上萬元的軟體,而電腦公司卻沒有收你一毛錢呢?

那,恭喜你,歡迎加入犯罪的行列。


6.買了電腦之後首先務必要學會的三件事,

一是"備份資料",

二是"習慣當機",

三是"學會如何還原或重灌作業系統",

不然你就要學會第四件事,那就是"付錢"。


7.不要道聽塗說,

與其聽某某親戚的朋友的同學說哪套作業系統最好或哪套軟體程式最炫,

不如先聽聽有經驗的電腦組裝者的意見,那會比較實際的多。

(當然,如果那位某某親戚的朋友的同學願意為你的電腦負全責的話那就另當別論)


8.除非萬不得已,否則絕對不建議安裝"試用版"軟體,

因為安裝"試用版"軟體也意味著"你已經同意幫軟體廠商測試這個軟體",

出了問題或狀況軟體廠商是不會負責的。


9.絕對不要安裝任何不必要或沒有實質功用的軟體,

因為每多裝一套軟體就會增加作業系統一層負擔,久了就會影響系統的執行效率及穩定性。

如果真的那麼想要滑鼠游標變的超可愛,

開機就可以看到酷炫的3D桌面以及聲光特效,

光碟片一放進去就會自動播DVD,

以及可以到處下載免費MP3的話,

那就不要抱怨為什麼最近開機時間變長,

電腦跑起來變超慢,或是一天到晚動不動就當機。


10.別太執著於硬體的極限或是Benchmark的數字高潮,那是電腦硬體狂熱者在做的事。

因為這類的測試軟體會因為軟硬體條件不同而有所變數,加上這類軟體只針對某些

特定功能作測量,這功能如果你用不到的話,再多個200%也沒屁用。

(例如3D Benchmark vs M$ OFFICE,3D效能就算再強,你的表格跟字體也不會變立體)


與其搞個老半天只是為了讓你的電腦Benchmark指數多個五十一百,

不如試著在系統穩定度允許情形下,讓你的電腦跑3DSMAX貼圖或Photoshop濾鏡運算

再快個幾秒鐘還比較實用。


11.在網路上看到任何來路不明的東西要求你下載,千萬別隨便按yes,

因為有些東西往往帶有甩都甩不掉的視窗介面、廣告看板、後門軟體,甚至病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